陈云曾在翻砂厂干活三年暗暗地攒钱为父亲买礼物
夏天的风2015-06-26 19:26
[摘要]从那时起,我就立志要给父亲买一样像样的礼物。我在北京一家工厂的翻砂厂车间干了3年活儿,暗暗地攒了几个月的零花钱。当我将特意为父亲买的几十元的皮表带递到他眼前时,他很意外,连夸大方好看。可问起价格,父亲...
核心提示:当我将特意为父亲买的几十元的皮表带递到他眼前时,他很意外,连夸大方好看。可问起价格,父亲心疼地直呼:你怎么下得了手啊,太贵了,太贵了!
本文摘自:《浙江老年报》2015年6月22日6版,作者:陈方,原题为:《陈云之子:父亲一直在身边》
陈方,陈云幼子,1950年出生,曾任中国中山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。打开记忆之闸,陈方深情回忆起和父亲共同生活时的那些往事。一代伟人陈云身为慈父的画面,鲜活如昨;而他严师般对子女的家训家规,更令人肃然起敬。
父亲立下“三不准”
父亲对我们的教导宽严相济。在公私分明这一点上,他的标准十分严苛:要求家里所有的人都不折不扣地做到,绝对不能打擦边球。
不准搭乘他的公务车;不准翻看、接触他看的文件;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。这是父亲给我们立下的“三不准”规矩。
我们家1949年从东北进京,就住在北长街的一个院子里,直到1978年才搬进中南海。院子里有间屋子便是父亲在家批阅文件、思考问题的地方。对于我们几个孩子来说,父亲工作的时候,那里就如同“军事禁地”。
上个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的一段时期,由于父亲身体患病和下放,母亲和我的大姐陈伟力分别请假陪在父亲身边照料。在父亲的坚持下,母亲和姐姐最后都悉数退回了各自单位在那段期间所发的工资。父亲的理由很简单:“领工资就要给单位做事,你们在照顾我没有上班,就不可以心安理得地拿工资,占公家的便宜。”
打底的汗衫全是洞
记得17岁那年的初夏,我陪父亲坐着说话,他说:“天热,出汗衣服湿了,小方你给我到屋里拿件干净衬衫换。”我取来后,递给他,站在一边。父亲把身上的衬衣一脱,里面打底的汗衫上全是洞,一个个对着我龇牙咧嘴的。我心里一酸,和他说:“爸!我明儿就给您去买件新的,这件别穿了,太破了。”父亲冲我笑笑,“没事儿,汗衫穿在里头,别人又看不见。”
从那时起,我就立志要给父亲买一样像样的礼物。我在北京一家工厂的翻砂厂车间干了3年活儿,暗暗地攒了几个月的零花钱。当我将特意为父亲买的几十元的皮表带递到他眼前时,他很意外,连夸大方好看。可问起价格,父亲心疼地直呼:你怎么下得了手啊,太贵了,太贵了!
这根表带,父亲换上后一直用着,应该是喜欢的。但直到很久后,他一提起这件事,还是摇头:太贵了!
他的教导还在耳边
小时候父亲常对我说:‘借父母的光行事是靠不住的,人要靠真本领吃饭,靠讲诚信立身。’这句话我受用了一辈子,他还教我们要“诚实本分、勤于学习、诚信待人、为人切忌张扬。”
作为党内高级领导人,他对自己言行约束严格,一直奉行“不收礼、不吃请;不居功,不自恃”的准则。每次填写个人履历时,在“文化程度”一栏里,父亲总是写上“小学”二字。他说:“像我们这样没有文化底子,各种知识都很缺乏的人,就要老老实实做小学生,一辈子都要有小学生般的心态,求知求真。”
还有一段话,是父亲对返乡工作的警卫员的临别赠言,我听了特别震撼。他说:无论去哪里工作,都要记住一条,公家的钱一分都不能动。国家今天不查,明天不查,早晚都要查的。